关于三民主义青年团的信息

助手指南 83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三民主义青年团,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将介石是哪年去逝的

蒋介石(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原名瑞元,被称为知青、中正、介石。[5]浙江奉化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民国特命将军、中国国民党主席、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中国战区总司令、中华民国大总统。

受到孙中山赏识,蒋介石在民国政坛崛起,在孙中山死后领导中国国民党达半个世纪之久。在国民政府时代一直处于军政核心,但其政治手腕和独裁统治也饱受诟病。他的政治生涯跨越了许多重要时期,在中国近代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1975年4月5日,病逝于台北士林公馆。

蒋介石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对中国近代史的进程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蒋介石的父亲蒋继承了他的祖业,经营盐店。他死于1895年。由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抚养长大,她在很小的时候就去学校阅读了历史经典。1903年,他进入奉化的陆锋学校,两年后他去了宁波箭头黄金学校。1906年初就读于中学,4月赴日,入东京清华学堂,结识陈等人,受反清思潮影响。

1906年底回国,1907年考入保定国军速成学校学习炮兵。1908年春,赴日本,入东京真武学堂,加入同盟会。1910年冬毕业后,加入日军第13师团第19联队,任士官生。参加民主革命赢得了孙中山的尊重。辛亥革命爆发后,蒋介石回到上海,受陈委派,率领100多名先驱赴杭参加收复浙江战役。后来,他在陈任上海军第5团团长,任上海军第2师师长,与上海军军长黄复结为拜把兄弟。

1912年1月,他受陈派收买歹徒刺杀光复会领袖陶。事件发生后,他避免去日本,并一度运行盛骏杂志。

自1913年夏第二次革命以来,他参加了对上海江南制造局的进攻。战败后隐居上海,10月加入筹建中的中国革命党,后于11月越境日本。

年轻的蒋介石

年轻的蒋介石

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宣布中国革命党正式成立,蒋介石被派往上海和哈尔滨,协助陈开展反对袁世凯的革命活动。

1916年5月陈遇刺后,蒋介石奉孙中山之命,在山东威县任革命军东北军参谋长。袁世凯去世不久,中国革命军解散,蒋住在上海,与青帮头目黄和杜有交往。

1917年7月,孙中山南下“护法”,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1918年3月,蒋介石出任粤军总司令部作战部主任,半年后任驻福建的粤军第二支队司令。被粤军将领排挤,经常离岗留在上海。曾与、陈、、戴等合作。从事外汇投机。

1922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逃,孙中山投靠永丰舰,蒋赴广州登舰40多天,深得孙信任和器重。蒋写《大总统孙的苦难》,同年10月被孙中山任命为东路贼战军第二军参谋长。1923年2月被任命为大元帅府大本营参谋长。8月,冯派博士代表团赴苏联学习军事、政治和党务。

共产主义青年团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区别?

在目前青年团一般是特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共产主义青年团是由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发展来的。

一般青年团是指青年团体组织,这个团体是什么都可以,通俗的说就是社团吧。

在政治中一般就是一个政党名义下的团体。如现在的共青团,以前的三青团(即三民主义青年团)等。

那么我说太远了,这个社会主义青年团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党早期领到人领导的,只不过没有一种类似的冠名为共产党。这个我再查查资料吧。我也是刚看到这个词的。

历史上“三青团”是什么组织?

历史大剧《北平无战事》中三民主义青年团,方孟韦三民主义青年团的全系列职务是什么?他不仅是北平市警察局副局长、北平警备司令部侦缉处副处长三民主义青年团,其实还有一个职务是“三青团北平书记长”。而其实最后一个职务,反而是前两个职务的基础,否则孟韦年纪轻轻怎么可能官职如此之高?光靠拼爹那也是不行的,因为他16岁就已经加入三民主义青年团了三青团。

三青团的全称是“三民主义青年团”,也就是国民党当局在大陆期间建立的青年组织,正式成立时间的较晚,已经是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的1938年。其基本性质与三民主义青年团我方的“共青团”大体相同,共青团的全称你总该知道吧?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三青团”也是蒋政权用来与我方争夺青年的重要工具,因为共青团1925年就成立了,尤其是国共合作抗日期间,竞争尤为激烈,因为老蒋发现在这个领域完全落后了。

三青团成立的另外一个诱因,是老蒋认为当时的国民党已经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企图补充更新鲜的血液、更有能力的青年才俊,以期将来成为全盘接管和替代国民党的“预备队”。所以三青团从1938年7月9日成立伊始的“排面”就很大:老蒋自兼团长,陈诚、陈立夫、康泽等31人组成中央干事会,书记长则先后由陈诚和张治中出任。

通过这个所谓中央干事会的名单你会发现,三青团其实是横跨党、政、军几大领域的青年组织,其早期的基干力量,是黄埔系的“复兴社”和“CC系”的骨干分子,然后大肆在当时的军警人员﹑政工人员和各级公职人员中招收青年入团。所以三青团的底子就不干净,逐渐成为了军统和中统两大特务机构的外围组织,因为骨干成员里面大特务太多,比如康泽等等。

在抗日救国的大潮中,尽管有些爱国青年冲破层层封锁去了延安,但是大部分青年是不具备这个条件的,因此许多知识青年出于抗日爱国之心稀里糊涂就参加了三青团。而三青团为了笼络和宣传,抗战初期也在抗日救国的名义下,开展了一些公开活动,比如组织建立战地服务队﹑宣传队,去前线进行支前或者慰问,在后方照顾伤病员和军人家属等等,确实有一定的迷惑性。

同时由于沦陷区不断扩大,三青团更是利用条件的优势在各地纷纷建立青年招待所﹐安置流亡青年和学生,这也为三青团招兵买马提供了便利,1938年下半年团员总数只有1034人,到1945年底已突破100万人。以上海特别市为例,到1946年年3月,三青团上海支团已经拥有11个分团、1个分团筹备处、3个直属区队、408个区队、228个直属分队、1512个分队,团员总数达到为18760人(其中男性16802人,女性1958人),外围组织分子8743人。

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和特务机构的严密控制下﹐三青团不断向青年团员灌输封建思想和反动思想﹐宣扬所谓“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也就是提倡对老蒋愚忠的法西斯思想。许多地区的三青团也被特务分子操纵,与军统和中统特务机构沆瀣一气,既成为外围特务组织,也成为迫害进步青年的工具,比如各战区设立的“青年劳动营”,就是用来关押爱国青年的,这里面胡宗南辖区内最为严重,许多青年奔赴延安不成,就被投入了青年劳动营。

潜伏中有一句“抓cc,抓三青,连自己人都抓”中的“抓cc ”是什么意思??

抓CC指的是抓CC派系的人,中央俱乐部又称CC系,是一个政治派系,实力主要分布在国民党中央党务部门,尤其是组织部、中统局、地方各级党部和教育系统(尤其是大学)。

“CC系”是指以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为首的在国民党内的一股势力。他们以国民党组织部和中统局为根基,向文化、教育等区域横向进展。陈氏兄弟与蒋介石关系紧密,陈家与蒋家、宋家和孔家被称为“民国四大家族”,虽然这一派系的政治资历不及“政学系”深,但却是组织严密,根基力量深厚。

扩展资料:

三青团,系中国国民党下属的青年组织﹐简称“三青团”。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下﹐各地爱国青年广泛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建立起许多团体。

1938年7月9日三民主义青年团在武昌成立,蒋介石以国民党总裁身份兼任三青团团长。 创立时规定年满18岁至38岁的男女青年均可入团。后因党团争夺青年,改为16岁至25岁的青年学生,其他职业团体及青年军官均可集体入团。初创时期有团员1034人。到1947年党团合并时,发展到130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中央俱乐部

知道历史上“三青团”是什么组织吗?

在我们的抗日神剧中经常会出现三青团(三民主义青年团简称)的组织,但是三青团究竟是什么样的组织,最终又是怎么消失的?笔者简单来讲一讲三青团的事情。

三青团成立于 1938年,它与一般的政治组织团体是不同的,备受蒋介石的重视。本来在它成立的酝酿过程中,有人提议它没有必要独立组团,只需在党内成立一个青年部就行了,类似俱乐部性质,但遭到了蒋介石的反对,他对三青团的推崇让人吃惊,称它是国民党的“新血液”。

在蒋介石的支持下,三青团发展得很快,到了万人以上,它的主要领导成员也大都由蒋介石的心腹嫡系组成。团的重要干部除了1946年,已经达到一百三十系和黄埔系,蒋经国系也是一支重要的力量,而且有后来居上之势,似乎想把三青团变成培养蒋太子的政治势力和声望的基地。

在组织性质上,三青团也具有浓厚的私人政治集团色彩。三青团奉蒋介石为最高领袖,根据团章规定,三青团设团长一名,由国民党总裁蒋介石担任,团员必须服从团长命令。

三青团在社会政治活动中也是蒋介石的有力帮手,它同共产党积极争取青年,大搞特务活动。

正因为以上种种原因,蒋介石对三青团青睐有加,他甚至私下里盘算过以三青团取代国民党的地位,进行一次大的政治改革。

所以,三青团从一成立起就气势咄咄,虽然三青团的干部都是蒋介石的嫡系,但他们的内部矛盾却十分激烈.CC系的优势和工作重点主要在国民党内,当时即有“蒋家天下陈家党”之说,而三青团的大权却在黄埔系手里。因此, CC分子就有意识地要降低三青团的地位,把党团关系说成是三青团从属于国民党,这让三青团的绝大部分成员和黄埔系分子感到不满。因此,当时三青团的组织处长、黄埔系的骨干分子康泽就尖锐地攻击CC,强调三青团的重要性和独立性,将蒋介石的话引申发挥,认为三青团是国民党的未来希望,承担着组织全国青年的重任。在这种思想鼓励下,全国各地的三青团组织也积极地与当地国民党基层组织争权势、争地位,摩擦事件时有发生,让蒋介石也深感苦恼。

三青团是什么组织?

三青团是指三民主义青年团。

三民主义青年团系中国国民党下属三民主义青年团的青年组织三民主义青年团,简称“三青团”。抗日战争爆发后三民主义青年团,在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各地爱国青年广泛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建立起许多团体。

蒋介石为把全国的青年组织起来,使人人信仰三民主义,并且给已经衰老腐败的国民党增添“复兴力量”。

1938年 4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设立三青团。蒋介石派遣“复兴社”和“CC系”的骨干分子在武汉等地组建三青团,大量吸收公职人员、军警、政工人员入团,并且将“复兴社”完全并入三青团充作骨干力量。

三青团的性质

三青团的性质和作用,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成立之初,正值抗日战争激烈进行之际,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许多知识青年在抗日爱国的激情鼓舞下,参加三民主义青年团了三青团。

三青团为笼络青年,在抗日救国的名义下,开展了一些活动,如在各地建立青年馆、招待所。安置流亡青年和学生,举办夏令营、运动会和文娱康乐活动;建立战地服务队、宣传队慰问前方将士、伤病员和军人家属、开设青年服务社、举办一些生活福利事业等。

三民主义青年团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三民主义青年团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三民主义青年团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