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聊到了莱特湾大海战,以及莱特湾大海战纪录片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莱特岛海战”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海战?
莱特湾大海战是指在1944年10月23日至10月26日之间,在菲律宾莱特湾周围海域所发生的四场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海空战以及其他几次零星海空战的总称。
美军参战兵力多达航空母舰16艘,护航航母18艘,战列舰12艘,重巡洋舰11艘,轻巡洋舰15艘,驱逐舰144艘,护卫舰25艘,运输舰后勤辅助舰592艘,飞机近2000架。在战斗中被击沉航空母舰1艘,护航航母2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1艘;被击伤护航航母4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3艘,潜艇1艘;损失飞机162架,人员伤亡不足三千。
日军参战的兵力可以说倾其所有,共有航空母舰4艘,航空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14艘,轻巡洋舰7艘,驱逐舰32艘,飞机约600架。在战斗中被击沉航空母舰4艘,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6艘,轻巡洋舰4艘,驱逐舰10艘;被击伤航空战列舰1艘,战列舰4艘,重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3艘;损失飞机288架,人员伤亡超过一万。
由于日军在莱特湾的失利,使美军掌握了菲律宾地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陆上日本第14方面军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美军于1945年1月占领了莱特岛,2月占领马尼拉。而日本海军的基本力量在战役中蒙受了巨大损失,在以后的战争中再已无力发动大规模远洋作战。
日军失败的原因除了战略上整个局势极为不利,战术上兵力处于绝对劣势外,具体原因还有:
一,航空兵力薄弱,在飞机性能、数量及飞行员的训练水平、战术素养上,都比美军差得太远。在失去制空权的情况下,要想顺利实施捷一号计划,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协同太差,栗田、小泽、西村、志摩及岸基航空兵这五支参战部队几乎没有密切有效的协同。甚至西村和志摩两支舰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区为执行同一任务。却没有统一指挥和相互联系,实在令人费解。尽管日军的通信能力要组织这样复杂的大规模作战是勉为其难的,但从西村和志摩的事例中可以看出日本海军缺乏协同配合的精神。
三,敌情不明,日军的侦察无论在对敌军部署的了解,还是对敌军意图的判断,或是对战果的评估,都十分糟糕。盲人摸象一般的战斗怎么会取胜?虽然捷一号计划在美军大兵压境的形势下,不失是个果敢大胆的计划,但是1944年10月的日本战争机器已经无力支持这样的行动了。
美军的主要问题是指挥不统一,战场上的两支舰队分别归麦克阿瑟和尼米兹指挥,而这两人一个在菲律宾一个在珍珠港,能统一指挥两人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又远在万里之遥的华盛顿。如果在前线有一个统一的指挥部,就不会发生哈尔西全军离开莱特湾而金凯德毫不知情的情况了。
至于双方的将领,在日军方面,丰田副武被哈尔西的佯动所欺骗,将宝贵的航空兵力浪费在台湾空战中,严重影响了捷一号计划的实施,不能不说是丰田的最大失误。栗田则是最有争议的,在军事上他在离胜利仅一步之遥时却失之交臂,在指挥上有多处错误。但在人性方面,他是比较理智而人道的,没有武士道的狂热,如果他杀入莱特湾,固然可以给美军造成惨重损失,但他也会被赶来的哈尔西所消灭。小泽的出色表现受到多方好评,不仅完成了诱敌任务,当发现美军杜博斯舰队在后追赶时,果断组织反击,若非美军及时撤退很可能遭到损失,更难能可贵的是把这支准备牺牲掉的自杀舰队中的大部分军舰带回了日本。西村过于蛮勇,虽有必死之心,却没使自己的牺牲更有价值。
美军方面,哈尔西太过进取,险些铸成大错,战后受到多方指责,由于尼米兹的保护才免受非难。金凯德处置得当,保全了登陆滩头。奥登多夫巧妙利用地形,尽可能发挥己方长处,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巨大胜利。斯普拉格可称得上是这次海战中的英雄,正是他冷静沉着的指挥,打退了栗田的进攻,保全了自己和登陆滩头,在海战史上写下了精彩辉煌的一页。
最后应该看到,日军即使捷一号计划取得了胜利,也无法挽回战争的失败。因为美军可以凭借其巨大的工业迅速补充在战争中的损失。面对美国在人力物力上的巨大优势,日本取胜的机会就是在美国的战争机器还未全面开动时就将其击败,而这一时机在中途岛海战时就已经失去了。莱特湾大海战的意义就是日本的最后失败不可避免地来到了,正如日本海军军令部部长永野修身大将在得知战果后所说的:这就是终结。
世界上最大的海战是什么?
1.公认的人类史上最大的海战是“莱特湾大海战”。可谓空前绝后。是日本帝国联合舰队呵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决战。
日期:1944年10月20日—1944年10月26日
战役地点:莱特湾海战是发生在菲律宾莱特岛附近的一次海战。
交战各方情况:
以美国为首的盟军:
指挥官:威廉·哈尔西、 托马斯·金凯德
兵力:17艘航空母舰,18艘护卫航空母舰,12艘战列舰,24艘巡洋舰,141艘驱逐舰,其它舰只、鱼雷艇、潜艇和约1500架飞机
日本:
指挥官:栗田健男中将、 小泽治三郎中将 丰田富武(日本联合舰队司令)
兵力:4艘航空母舰,9艘战列舰,19艘巡洋舰,34艘驱逐舰,约200架飞机(另有驻菲律宾、台湾的约500架陆基飞机提供支援)
莱特湾海战,涉及13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是二战史上最为壮观,美日双方投入海上作战规模最大的一次。莱特湾是美英盟军必攻,日军必守的要点。盟军意想夺取莱特湾做跳板,由南至北,直接攻击日本本土。莱特湾一旦失守,日本在东南亚的战争资源区丢失,通往海外的路线被切断,日本等于坐以待毙。
海战进行的时间是从1944年10月20日至10月26日。在六天之内,日军与盟军投入船舰总吨位超过两百万吨,有约35艘航空母舰、21艘战列舰(主力舰)、170艘驱逐舰与近2,000架军用飞机参与了战斗。
日本企图击退或消灭盟军在莱特岛的登陆部队,结果是数量上远远占劣势的日本联合舰队战败,此战严重削弱了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实力,从此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不再是一个战略力量。此战役也为后来美军成功攻下日占的菲律宾群岛打下基础。有海军历史学者认为莱特湾海战是历史上最大的海战。在莱特湾海战中日本第一次有组织使用神风特攻队。
结果数量上远远占劣势的大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战败,巡洋舰以上大型军舰13艘被击沉,日本在菲律宾一带海基与陆基航空力量被消灭,严重打击了日本全局的实力﹐从此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不再是一个战略力量。此战役也为后来美军成功攻下菲律宾群岛、冲绳岛等地打下基础。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也是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唯一一次全面出动的舰队主力决战------日德兰海战
日德兰海战(德国称为斯卡格拉克海峡海战),1916年5月31日—6月1日,是英德双方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北海海域爆发的一场海战。在此次海战,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公海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只,从而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皇家海军本土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最终胜利。
1916年5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最大海战发正在日德兰海,战前,德国舰队共101艘战舰,分为两个编队,由南向北行驶。英国舰队共151艘战舰,也分为两个编队,由北向南航行,双方相向运动,突然相遇,生死搏斗就这样拉开了。
鏖战过后,英国舰队损失3艘战列巡洋舰、3艘装甲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共计11万吨;德国舰队损失1艘“无畏”级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共计6万吨。虽然德国的战果大于英国,但此后德国公海舰队再也不敢冒险了,成为了马汉理论中的“只是存在的舰队”。
德国公海舰队参战官兵总人数在45000名左右,伤亡比例6.79%,其中军官89名,候补军官25名,工程师14名,厨师等非战斗人员5名,医疗官11名,准尉89名,士官572名,普通水兵2253名。
英国大洋舰队参战官兵总人数在60000名左右,伤亡比例11.59%。(英国官方公布数字是6097人战死,510人受伤,177人被俘,总共6784人,占总参战人数的8.84%)。
此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大规模海战,令德国最后一次主动突破协约国在北海对德国封锁的努力失败。自此,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不再以海军与协约国正面交锋,只能以潜水艇击沉舰艇,其后发展至无限制潜艇战。
莱特湾海战的结果是什么?
至此,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以登陆与抗登陆为背景的海战——莱特湾大海战,终于落下了帷幕。此次海战,作战空间在东西宽600海里、南北长2000海里的广阔海域全面展开,双方共计参战的作战舰艇293艘,飞机1996架。
莱特湾海战的结果,极大地影响了莱特岛陆上作战的进程和结局。12月7日,美军第77师从海上迂回到西海岸上陆,使陆上日军腹背受敌。12月30日,美军宣布基本上占领莱特岛,歼敌5万余人。
莱特湾海战什么是日军失败的原因?
综观莱特湾大海战,日军失败的原因除了战略上整个局势极为不利、战术上兵力处于绝对劣势外,还有如下一系列具体原因。航空兵力薄弱。特别是飞行员在训练水平、战术素养上都与美军相差得太远。美国“埃塞克斯”号上起飞了7架“恶妇”式战斗机顶住了日本第一攻击波的60余架飞机,而“普林斯顿”号轻型航空母舰仅有的8架战斗机竟然打乱了日本第2攻击波的80架飞机!具有武士道精神的日本飞行员不可谓不勇敢,然而在战场上为何这样的笨拙呢?很简单,就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训练。当然,可以说这个责任并不完全在于这些年轻的飞行员,因为他们可能刚刚懂得什么叫做飞行就被派到了战场。这也说明日本在这场战争中消耗太大,已经没有支持这场战争的资源和潜力了。从日本失败的教训中,我们应该看到军队严格训练对战争取胜的重要性,看到后备军和预备役的重要作用。密切协同是取得战争胜利的至关重要因素,而在莱特湾海战中,日军的栗田、小泽、西村、志摩及岸基航空兵这五支参战部队几乎没有密切有效的协同。甚至在同一时间同一地区为执行同一任务的西村和志摩两支舰队,也没有做到统一指挥和相互配合。现代战争,可以说是系统对系统的对抗。在系统内,如果不能做到协同密切、配合默契,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还应该看到,日军的“捷一号计划”即使取得了胜利,也无法挽回战争的失败。因为美军可以凭借其巨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迅速补充在战争中的损失。面对美国在人力物力上的巨大优势,日本取胜的机会就是在美国的战争机器尚未全面开动时就将其击败,而这一时机在中途岛海战时就已经失去了。总之,这场大海战创下了几项世界纪录:战场广,战区东西宽600海里,南北长2000海里;时间长,不算莱特岛登陆,从23日到26日双方军舰整整厮杀了3个昼夜;规模大,不含麦克阿瑟的登陆船队,双方参战舰达293艘,飞机达1996架。此次大战的特点是,美军凭势,日军斗巧。胆大妄为的哈尔西上钩使美军险遭不测,而优柔寡断的栗田的失误却使日军功败垂成。经此一战,日本海军彻底丧失了海外作战能力,南洋日军尽成孤军,以上种种原因,促使日本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
人类史上最大的海战——莱特湾大海战
可以说,在这一场海战当中,美日双方剑拔弩张,都投入了几乎全部的家底展开殊死的搏斗。也正是这一场海战,彻底葬送了横行太平洋数十年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从此,日本海军只剩下仅有的辅助性舰船。这场海战就是1944年10月爆发的莱特湾大海战。
莱特湾大海战有太多的阴差阳错的故事。日本海军在这场战斗当中的指挥堪称一场闹剧。
好了,我以我个人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莱特湾大海战,希望对我们海军的建设有所启示,毕竟,中国海军一定要步入大洋深处。航母作战也一定是未来中国海军的作战核心。
一、战役背景。
1944年6月,马利亚纳群岛海战,美军从日本的绝对国防圈上拉开了一道口子。美国陆军航空兵的B29轰炸机开始大规模空袭日本本土。而随着战线的继续北进,如何选取一个有效的进攻日本本土的跳板,成为了摆在美军高层当中的老大难。麦克阿瑟的陆军认为应当攻占菲律宾,毕竟麦克阿瑟是从菲律宾逃走的,必然会一雪耻辱。而尼米兹的海军则认为攻占台湾等其他小岛屿逼近日本本土。最终,罗斯福总统倾向于陆军的意见,毕竟要切断日本本土通过南中国海到达东南亚的南方资源区,只要切断这条资源补给线,东南亚的煤炭、石油、橡胶、钢铁等战略物资将无法进入日本本土。日本本土将坐以待毙。当然,日本对菲律宾的得失也是高度的重视,日本认为,菲律宾的得失关乎到本土的存亡,为了粉碎美军进攻东南亚进而逼近日本本土的计划,日本军方高层制订了捷号作战计划,捷1号为保卫菲律宾,捷2号为保卫琉球群岛和日本南部,捷3号为保卫日本中部,捷4号为保卫日本北部。随着美军进攻菲律宾的行动全线开始,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丰田副武海军大将下达捷1号作战命令。日本海军集结4艘航母、9艘战列舰、19艘巡洋舰和34艘驱逐舰和200架飞机投入莱特湾,准备一举粉碎美军的登陆计划。
为什么是莱特岛的登陆?怎么不是吕宋岛和棉兰老岛?我们观察菲律宾的地图,莱特岛刚好在中间,吕宋岛在北,棉兰老岛在南,进攻本身不大的莱特岛,向北可以支援吕宋岛,向南可以支援棉兰老岛。1944年10月10日,美军第6集团军18万大军在金凯德的第7舰队700多条舰船的护卫下,开始登陆莱特岛。而从10月12日开始,美军派出大批飞机轰炸台湾、小笠原群岛,消耗了日本空中的有生力量,面对美军咄咄逼人的进攻,日本方面不敢怠慢。丰田副武海军大将命令栗田健男的中路舰队以5艘战列舰、7艘巡洋舰进入圣贝纳迪诺海峡,直接冲入莱特湾消灭美军的登陆部队,以小泽治三郎的北路舰队以4艘航母吸引美军主力哈尔西的第3舰队远离莱特湾,以西村祥治和志摩清英的南路舰队进入苏里高海峡,于10月25日和栗田健男的中路舰队两面夹击美军。而美军方面自然也是准备充分,美军以12艘航母、18艘护航航母、12艘战列舰、24艘巡洋舰、141艘驱逐舰,1500架飞机投入莱特湾大海战。
决战菲律宾,美日双方恶战即将展开。
二、作战简要经过概述——阴差阳错的海战
1944年10月23日,日军的中路舰队在栗田健男的指挥下,开始进入莱特湾。刚刚抵达巴拉旺角西面的海域,就被美军的射水鱼号潜艇发现了。射水鱼号潜艇很快向上级报告发现日军中路舰队的情况,随即展开攻击。射水鱼号潜艇一举击沉了栗田健男的旗舰,爱宕号重巡洋舰,栗田健男把指挥部搬到大和号战列舰上继续战斗。随着美军潜艇伏击的成功,莱特湾大海战正式打响了。
这是第一个阴差阳错——本来是当做主力发现的小泽的航母编队,美军没有发现。本来是当诱饵的栗田的中路舰队,美军却发现了。美军对于栗田舰队的进攻没有掉以轻心,哈尔西命令侦察飞机再次报告详情。看是不是战列舰进入莱特湾了。飞行员回来说没错,就是日本的战列舰,拥有460毫米主炮的超级战列舰。哈尔西迅速下令,起飞舰载机向日军中路舰队发起进攻。12艘航母起飞1000多架飞机,兵分两路,一路寻找小泽治三郎的航母,一路追歼栗田的中路舰队。10月24日早上,日军中路舰队遭到了美军飞机500多架的猛烈轰炸。大和号战列舰遭到重创,武藏号战列舰被击沉,其他舰艇也被炸伤。而日军的一架轰炸机突然飞到美军普林斯顿号轻型航母的上空,向普林斯顿号投下炸弹,普林斯顿号被炸成重伤,不久沉没。而日军中路舰队遭到重创,撤出了圣贝纳迪诺海峡。
日军感到灰心的很,为了吸引哈尔西从圣贝纳迪诺海峡出来,日军小泽治三郎用明码发电,显示自己阵位的存在。而以消灭航母为光荣战绩的美国海军哈尔西也被小泽的明码发电所吸引,立即派出12艘航母,1000多架舰载机北上追歼小泽。把尼米兹给他的底线命令——守卫莱特湾登陆场的任务抛在了脑后。而金凯德的第7舰队全是护航航母和驱逐舰,如何抗击日军战列舰的大炮呢?
1944年10月24日晚上,栗田健男很快又折返莱特湾,但这次,栗田健男小心谨慎,提心吊胆,生怕挨了美军的伏击,可是穿过圣贝纳迪诺海峡,抵达萨马岛以东海域,没有看到美国的主力舰队。栗田健男大喜过望。大和号和其他战列舰的巨炮开始调转炮口,向美军登陆部队展开轰炸。10月25日早上,金凯德看到日军的中路舰队进入莱特湾,严重威胁美军的登陆,顿时大惊失色。于是一面组织护航航母和驱逐舰进行抵抗,一面向哈尔西发出急电,要求必须回撤莱特湾支援自己,毕竟第7舰队势力太单薄了。美军第7舰队拼死抵抗,伯明翰号驱逐舰被炮弹击中,不久沉默。冈比亚湾号、白普兰号护航航母以血肉之躯向敌人的巨舰展开反击,为数不多的舰载机向敌舰猛冲过去,驱逐舰编队进行自杀式冲锋,扰乱了敌人的阵形。
战局的危机震惊了美军高层,尼米兹直接发出电报——全世界都想知道第34特混舰队在哪里?哈尔西接到金凯德的电报以后,认识到战局的危机,留下2个航母战斗大队继续消灭小泽航母舰队,带领大部分航母和6条快速战列舰紧急驰援莱特湾。而在返回途中,接到了这个全世界都想知道的这个电报,哈尔西咆哮如雷。原来,为了增加保密程度,美军译电员在电文前加上了和电报内容不相干的“全世界都想知道”这几个字。但是,军情如火,哈尔西带领舰队主力全速驰援莱特湾。而米切尔指挥的2个航母特混大队对小泽的航母编队展开猛烈的空袭,最终,日军的瑞鹤、瑞凤、千岁、千代田号4艘航母全部被击沉。以航母当诱饵,这也是莱特湾海战第二个阴差阳错的故事了。
正当栗田健男打的起劲的时候,突然下令舰队全线回撤。这是第三个阴差阳错的故事——放弃已经到手的猎物。这真的是匪夷所思,美军登陆舰队已经是被饿虎扑入羊群的栗田健男消灭掉稳操胜券,可是栗田健男却下令撤退。主动放弃已经到手的胜利果实。栗田健男的指挥可以用闹剧来形容。简直是一个笑话。对于撤退事情,栗田有自己的解释,他看到美军护航航母的飞机降落到莱特岛上,误以为是美军主力航母的舰载机降落莱特岛,害怕遭到美军航母的攻击,下令撤退。但不管怎么说,栗田的撤退让日本海军无法找到翻身的机会了。
随着栗田的撤出,哈尔西的航母编队也赶回了莱特湾。哈尔西迅速发起对栗田的空袭,又一次重创栗田舰队。栗田舰队最终只有5艘舰艇撤回日本,只有大和号还有战斗力。而小泽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日本海军随着小泽舰队的全部被歼,丧失了最后一支航空母舰机动部队。
美军被击沉3艘轻型航母,2艘驱逐舰,1艘护航航母,损失飞机162架,伤亡3000人,而日军损失4条大型航母,战列舰3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11艘,损失飞机288架,伤亡1万人。
三、结局。
莱特湾大海战以美军的胜利而告终。而日本联合舰队则全军覆没,小泽治三郎承认,在莱特湾海战以后,除了一些必要的辅助船只以外,日本海军无病可用了。莱特湾海战以后,日本投降也只是时间问题了。随着南方资源区被盟军切断,日本本土的战争机器运转陷入困境。这一战,彻底敲响了横行太平洋半个世纪的日本联合舰队的丧钟。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曙光越来越亮。
向参加莱特湾大海战的盟军将士致以崇高敬意!在反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莱特湾大海战当中光荣殉国的盟军将士永垂不朽!
莱特湾大海战地图
美国第3舰队司令哈尔西上将
日军中路舰队司令栗田健男中将
小泽治三郎中将,1945年3月升任日本联合舰队司令
美军第7舰队指挥官金凯德
莱特湾大海战为什么是历史上最大的海战?
二战期间,1943年的战势迫使日本皇军放弃其在所罗门群岛的基地。1944年盟军在一系列登陆行动中占领了马里亚纳群岛,突破了日军在太平洋的内防御圈,在6月的菲律宾海海战(马里亚纳海战)中日本的航母舰队被重创,盟军在西太平洋获得空中和海上的优势。
海战进行的时间是从1944年10月20日至10月26日。在6天之内,日军与盟军投入船舰总吨位超过200万吨,有约35艘航空母舰、21艘战列舰(主力舰)、170艘驱逐舰与近2000架军用飞机参与了战斗。日军虽居劣势,但在塞班岛、马里亚那群岛等战役皆失利后,若再丧失菲律宾或台湾,其帝国“南线”资源输送本土的命脉将断绝,在东南亚与中国、朝鲜、本土的联系将被切断。日本因此决定孤注一掷,企图击退盟军在莱特岛的登陆部队,并打败其海上力量。而盟军几经考虑后,放弃攻打台湾而先从菲律宾登陆,并决心以优势军力掩护登陆,并一举击溃前来支援的日本帝国海军。
结果如所预料,数量上远远占劣势的大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战败。巡洋舰以上大型军舰13艘被击沉,日本在菲律宾一带海基与陆基航空力量被消灭,严重打击了日本全局的实力,从此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不再是一个战略力量。此战役也为后来美军成功攻下菲律宾群岛、冲绳岛等地打下基础。
海战末期,据守菲律宾北部空军基地的日本海军大西泷治郎中将,批准了神风特攻队向莱特湾内的盟军舰队发动自杀性攻击。10月25日皇家海军澳大利亚号巡洋舰再次被创,它不得不退出战场修复。美国护卫航空母舰1艘被击沉,5艘被击伤。
莱特湾大海战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莱特湾大海战纪录片、莱特湾大海战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莱特湾大海战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