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藏药,以及藏药香的功效与作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藏药具有什么功能?
藏医药具有两千年的历史,公元前,西藏人民就懂得了“有毒就有药”的道理,掌握了许多植物、动物、矿物具有治疗疾痛的作用。21世纪,由植物、动物、矿物组成的藏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和地区学者的高度重视和关注。由于青藏高原强紫外线、日照时间长、高寒缺氧、昼夜温差大等特殊的气候特点,赋予了那里的动、植物旺盛的生命力及特殊的药用成分,形成了供氧力强、活血化瘀、提高全身的免疫力的神奇功能。藏医古著《四部医典》中的“仁青常觉”不仅可以清热解毒,还可以滋补强身,抗衰老,增强抵抗力。
请介绍一些常用藏药?
目前我国有藏药3000种左右,西藏是藏医药的发源地,藏药应用历史悠久。
这一地区常用藏药有360多种,主要来源于菊科、豆科、毛莨科、罂粟科、伞形科、龙胆科、蔷薇科、玄参科、十字花科和百合科等植物,重要的药用属有:绿绒蒿属、马先蒿属、紫堇属、报春花属和虎耳草属等。
常用藏药中,含生物碱的种类约占50%,这些活性较强的成分多见于乌头属、翠雀属、唐松草属、莨菪属、槐属、龙胆属和小檗属等药用植物。
例如,大黄是一味重要的藏药,青藏高原分布大黄属植物28种,其中藏药应用的有21种,藏药用大黄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君母札)的种除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之外,尚有藏边大黄 、喜马拉雅大黄、塔黄,西藏大黄等,青海、甘肃等地还用波叶大黄;中品(曲什札)有穗花大黄、歧穗大黄、长穗大黄、网脉大黄、心叶大黄、红1脉大黄、卵叶大黄;下品(曲玛札)有小大黄。
神奇的藏药
藏医的神奇之处源于它的地域、人文环境、药材、炮制方法、制作工艺及藏民的信仰。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3800米,那里是高寒、缺氧、阳光直射,那里是一遍净土,也是生命禁区,在那里生存需要有极强的生命力,一草一木都极具珍贵的药用价值,其果胶、多糖、抗氧化成分远远高于平原植物,有好料才能制好药。
藏药材的炮制方法更是独具特色,藏药不仅动植物可入药,而且许多矿物质及金属也可以入药,如汞、金、银等,水银入药技术叫“佐太”技术,是将液体水银加100种藏医材及矿物质,经过160道工序100天时间,制成黑色粉末,将这黑色粉末放入配方药中,可提高药效4--6倍,而经过药理试验,很难想象这些黑色粉末确无毒性。藏药的炮制工艺可去除原料的毒性,所以藏医成药可做到有病治病无病养生效果,只是使用量不同。
藏民的信仰特别虔诚,遵守做事原则,依据天文例算适时采摘药材,当年的药材当年用完,不会跨年使用,以保证药材的新鲜及有效性,在科技生产发达的今天,有些藏药仍然保持传统方法制作,如滋身丸(俗称藏丹)是历代喇嘛、活佛及达官贵人的养生圣品,生产过程,全部手工(传统技艺),生产一线人员一律男性(全阳之身)吃住在厂(不能回家),取高山寒冰之水(摄氏0度)在冰水中搓丸,全过程有大德高僧送经加持,一年仅做一次。
地域及生存环境的原因,使那里的藏民的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风湿骨病等是高发病,也因此藏药治疗这些疾病有特殊效果,同时藏药治疗疾病的观念也是整体观,全方位的关注人体的五脏六腑,每种疾病都有相对应的特色产品,如心脏卫士--三十五味沉香丸、肺脏卫士--二十五味竺黄散、肝脏卫士--甘露月晶丸、脾脏卫士--十一味草果丸、肾脏卫士--日轮丸等。
藏医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持有身心灵健康的整体观,在未来的疾病治疗及养生保健领域,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关于藏药和藏药香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藏药
评论列表